本页将说明为什么,以及如何以更符合用户思维的方式组织文档。
导航可能看起来无足轻重,因为有经验的用户在寻找特定答案时,通常会通过搜索引擎或文档站点的搜索栏直接进入相关页面。
但你的文档信息架构能帮助读者建立理解产品的心智模型,并为使用你文档的人和 AI 工具提供清晰的结构。良好设计的导航有助于用户快速把握你的产品,并在查阅文档时更高效地达成目标。
与关键相关方(如创始人、产品经理或工程负责人)就产品如何运作、最重要的内容,以及用户应如何与之交互达成一致。
示例问题:
- 用最简单的方式如何解释产品的工作原理?
- 产品的核心构成要素是什么?
- 用户通常如何开始使用该产品?他们最常卡在哪里?
- 产品架构如何影响用户的使用方式?
- 最重要的 integrations 或依赖项是什么?
- 产品中有哪些正在发生的变化或演进?
- 如果将产品拆分为不同层级,它们会是什么?是按用户执行的任务划分,还是按所使用的功能划分?
在确定结构后,你需要验证它对真实用户是否奏效。人们浏览文档的方式常常会暴露信息架构中的空白,而这些往往容易被内部团队忽视。
使用会话回放工具(例如 FullStory、Hotjar)或 Analytics 工具(例如 Mixpanel)来研究用户如何在你的文档中逐步浏览。重点关注:
- 入口: 用户从哪里开启他们的旅程?是来自搜索、支持工单,还是直接从你的产品跳转而来?
- 导航模式: 他们是否遵循预期的导航结构,还是会出现出乎意料的绕行?
- 摩擦点: 用户在哪里停顿、回退或中止会话?这可能表明信息架构不清晰或内容缺失。
- 搜索行为: 用户是否在搜索你的文档中不存在的术语?这可能暴露内容空白或术语不一致的问题。
Analytics 有助于识别趋势,但直接交流能带来更深的洞见。
安排用户研究访谈,让客户尝试寻找特定问题的答案,并请他们在浏览时口述自己的思考过程。
新入职的同事也是很好的用户代表,因为他们不像团队里的资深成员那样拥有大量既有 context。在他们从内部对你的产品过于熟悉之前,要求他们只依靠文档完成一个任务。
让他们详细描述自己如何开展该任务:他们首先点击了哪里,如何理解各个部分的名称,以及在哪些地方遇到阻碍。他们的直觉可以揭示你的文档是否直观,或者是否过度预设了读者的知识储备。
根据你的观察,留意以下常见的导航问题:
- 类别过多: 过多的顶级板块会让用户不知所措。考虑将相关主题归并。
- 关键信息埋藏: 不要把重要内容埋起来。优先呈现高频访问的内容。
- 板块命名不清: 如果用户在点击前犹豫,你的标签可能不够直观。让术语与受众的自然认知保持一致。
尽量设计优雅且实用的信息架构,但请记住,几乎不可能让文档满足所有人。以多数用户为优先,关注能帮助他们达成目标的内容。
最重要的是保持灵活。你的导航应随着产品和用户需求不断演进。第一版不必十全十美。